冰冷的雨水狂打、蕭瑟的怪風狂吹,在咬牙尖叫的低吼中忍著凍拍下了這一張(其實一共有五張,然後覺得一償宿願於是每張都想放啊哈哈哈)。
終於,我來到 #聖米歇爾山 ,這個在我小學時看了世界文學名著《基督山恩仇記》後不知為何一直以為這裡就是基督山(到底是why),搞半天才發現什麼孩提時代好堅持的烏龍,讓我更正一下,不是法國文豪大仲馬,是短篇小說之王 #莫泊桑 才對啦啊哈哈哈哈)))
/
解開這疑惑是因為發現《基督山恩仇記》的書名原文叫做« Le Comte de Monte-Cristo »,我歪了個頭,想說法文應該是Mont(山)才對,Monte怎麼看都像是義大利文啊,怎麼會是法國的聖米歇爾山...於是認真一查,果然基度山(Monte Cristo)是位於義大利海域的小島,是大仲馬過去旅行時從義大利沿海瞧見,進而激發他小說創作靈感的藏寶之地。而真正以此地為創作背景的,是莫泊桑《聖米歇爾山的傳說》才對。
#欸我真的很認真
#解答了小學時期的我
#目標回家把世界文學名著翻出來好好再看一遍刻牆上
/
雨果曾說此處對法國而言如同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,而莫泊桑則被這處多變的神秘灰色之影所迷惑。
我呢?如一開頭的尖叫描述,聖米歇爾山的天氣是艱辛的,不論是四月、五月或是八月,狂驟的海風、被濃厚大霧遮住的陽光、瞬間驟降的低溫,無處遮蔽仿若陷入流沙堆中的埋葬叫人絕望。
裹著圍巾、抓緊大衣,只見男子一把拿下他的帽子往我頭上套。